四代人

  四代人

  前序:看过许多小说,电视剧,过程大多辛酸,而结局一般都很美好,我想,这大概就是在歌颂人性的美好吧。毕竟,只有积极面对生活,日子才能继续下去。每个人来这世上一遭,都肩负着不同的责任和使命,最终又将归向何处,真的是仅凭个人造化吗?有这样一些人,他们过着面向黄土背朝天的生活,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。一方天地一方人,他们的生活过得和我们很多人不一样、、、、、、

  四代人的故事有点长,你已经准备好要开始听了吗?

  一

  那是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,那个小山村,草地贫瘠,树木稀少,但却有很多人扎根在这里。不为别的,只是他们的祖先在这里。可能,他们也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,事实是这只能想一想,没有经济,没有文化,如何走出去?他们差不多都有很多子女,最低都是五个。子女,大人们想的是为家里增加劳动力,落后的山村有着落后的思想,他们重男轻女,若出生的是男孩,他们自会很是欢喜,可若是女孩,他们则会考虑新添得一张嘴会不会给家里带来很大负担,能不能养活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在家庭条件有限的情况下,就有很多女孩被送了人 。

  我所了解到的是祖母的父母亲,小时候见过祖母的母亲,我叫她太太,祖母叫她娘,很温柔的一个人,但同时对生活诸多不如意抱着忍让的态度。她一共有八个子女,有两个在小的时候因为贫穷和疾病过早地离开了人世。老大和老三,我叫他们一声外公,在幼年被带了出去,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。其它的都带在身边,太太最宠爱的是她的小儿子,原因说是他很像已故的男太太,而带在家的也便是小儿子了。老二(我的二外公)分了家,住在太太的旁边。老四是我的祖母,老五是我的姨奶奶,早些年便嫁了人,跟随夫家去到了青海,基本不怎么回家。平时,太太基本上都是一个人过的,老二和她关系有些僵化,不怎么关心她的生活。我们和她也只是逢年过节才见几次。

  我和祖父祖母一起住在山顶上,太太住在山脚下,她每次来我们家都要爬完很高的一座山,记忆力是快到八十岁的她,总是戴着一顶黑帽,下面是满满的银发。来到我们家要缓好久,我才能听到她喘气的声音小了些。听祖母和她聊天的内容,大抵都是诉说生活的不如意,说老二待她怎样不好。可以看出,她过得并不开心,我想可不可以把她接来和我们一起住,祖母她们不同意。 生活就是这样吧,在正月和她生日的时候,祖母和那两个被带了出去的外公,一起回去看望她,给点生活费,再给家里置点油和米什么的。我曾听说,太太在过年的时候,一个人端着一碗白米饭,在街沿上靠着柱头慢慢吃,那么孤独,那么悲伤。

 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着,该长大的长大,该苍老地慢慢变老。一个人的黑夜,一个人的生活,一个人的寂寞。听她说,好多次,她从噩梦中醒来,梦见她最喜欢的小儿子出了事,好几天都担惊受怕,一个夜里起来好几次,不敢再入睡。都说老人的梦往往都会预示着什么,果不其然,在那一年的冬天,她的小儿子在工地上出了事。他所在的工地,还未建好的房屋轰然倒塌,他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,在这场意外中,五官被砸得惨不忍睹,身体也无一处完好,最后,医院抢救无效。那是一条三十多的生命,鲜活而张扬,如何,就这样去了,让人不敢相信!太太听到这个噩耗后,好半天都没有缓过神来,她心心念念地儿啊,要过年了,日复一日,翘首以盼着他回家啊。怎么,最后,结果却是这样。大抵伤心了半年,眼睛早就哭得红肿不堪。可是,那又怎样,活着的人还得继续活下去,不是吗?后来,我们老是看着太太一个人神情恍惚的样子,说的话有时候也前言不搭后语,祖母说,她脑子不太清楚了。

  太太小儿子走的第二年,那是初春,还夹带深深寒意的一个晚上,祖母突然接到一个电话,里面说是太太不见了,已经两晚没回过家了。挂了电话后,祖母哭了,已经九岁的我,大概也能知道些什么了,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祖母,只是说到,没事,应该没事,她可能就是出去了,太晚了,借宿在别人家了,别太担心了。若是所有的事情都朝我们自己想的方向发展,那我们所有人的人生都该是很圆满了吧!然而,并不是这样。祖父母和我那几位外公在第二天,都一起去找太太,各自分散,四处询问,一天下来,并无所获,那时,我们都还抱着一丝希望,直至最后,在一个沿河的人家里打听到太太曾在这儿借了一个手电筒,天快黑了,她要赶着回去。后来的后来,他们就沿着河一直找。好几天后,他们终于在水面上发现了太太的身影,听说人已经被泡得不行了,那些场面我是不曾见过的,祖父母们也不会在我面前多提。

  听说在太太葬礼的那天,我的二外公,他和我另外几位外公吵了起来。在装米的几个坛子里,他们发现了太太放了好多零散的钱在里面。几个大桶里还装着满满的肉和油。二外婆她提到这些东西还可以用,就让他们拿去用吧。这时,所有的人心里都不舒服,逝者已矣,为什么活着的人还要来争这些东西呢?他们觉得我的二外公,是一个没有自己主意的人,总是听我二外婆的话,对我的太太没有做到为人子女最基本的奉养之责。让一个老人独自出门,不问去向,都过了一天才发现,平时也对太太的生活不甚关心。他们觉得,太太脑子不太清楚,除了年纪大了,多半是被她的二儿子气得,一天想得太多,另外,小儿子的去世给她打击太大。一年接着一年的不幸,那个家,后来,我们再甚少去过。

  我该用什么词或语句来总结太太的这一生呢?孤苦无依?可她有六个子女啊。苦了一辈子,前半生为六个子女的生活奔波,吃了上顿没下顿。后半生,衣食无忧,子女都已成家,一个一个离她远去,大大的房子里只剩她一人。

  太太的离去,让四代人的家不复存在,他们也再难有理由相聚在一起。亲情,在这里变得单薄,她的子女们各在一方,为生活而奔波。

  二

  接下来,我就来讲一讲我的三外公吧,那个很早被带了出去,做了别人家上门女婿的人。

  他给我的印象是什么呢?额头上布满了一道道很深的沟壑,是岁月刻下的痕迹。粗糙黝黑的皮肤,头上大部分头发已经成银白色。听大人们常说,抬头纹多而深的人,这一辈子的命会很苦,过得会很操劳。

  那时还很年幼,只是记得,他的脸上永远带着笑,说话也很幽默,总能把大家逗得合不拢嘴。最后,我得出了一个结论,他是一个生活得非常幸福的人。

  然而,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

  因为我们离他的家很远,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一直未曾去过他家。直到后面长大一些,祖母才带着我爬山涉水地去拜访他,那路真的应了鲁迅先生说的那句:“这世上本没有路,只是走得人多了,便成了路”。只是啊,我和祖母首先做了那开路人,一路的荆棘,那些野草肆意地疯长,高过了我们的头顶。

  从早上七点出发,快到十二点的时候。在荒山野岭之中,看到远方炊烟袅袅升起,以为快到了。祖母却说还早着哩”看到屋,走到哭”。是的,这句话说得一点也没错。三外公的家在这座大山中,处于半山腰的位置。中午一点的时候,终是抵达了他的家,这一路的不容易就暂且不提了罢。

  土墙瓦房,他家的周围除了有两户人家,周围再也看不到其他住房。去到他家的时候,我很诧异没有见到三外婆。以前听祖母提起过,三外婆生病了,还有三外婆她的母亲中风瘫痪在床。我以为三外婆的病应是好了,没想到在饭桌上吃饭的只有三外公和他的小女儿。吃完饭后,因小孩子爱玩好奇的天性,我就到处瞅瞅瞧瞧。走到一间锁着门的房间钱,停住了脚步,似乎里面有人的呻吟声。心里有些害怕,便去找了祖母,祖母正和三外公聊着天。我向祖母悄悄地说出了我的疑问,祖母就去问三外公,那时他们说的话我有点听不懂。只是,他们让我别去那个房间那里玩。

  再大了些,我听祖母谈起三外公家里的事。三外婆在生下他们最小的那个女儿后,不知怎么地,她的精神出现了问题。三外公,自是不敢相信,也不信老天会待他这样不公,已经有了一个瘫痪在床的老母亲了,这个家,怎能再倒下一个人。他带着她四处寻医问药,她的病情并没有好转,还有了加重的迹象。

  此后,他不仅要抚养子女,还要照顾两个躺在床上的病人。他靠什么来维持生计呢?务农!一个人同时耕耘好几亩地,也不嫌累。是真的不累吗?我想,不是的,只是现实所迫。

  祖母在说起我的三外公时,总是叹息道,他生活得多苦啊,却每次见他脸上都堆着笑,一点也看不出来他的生活有多苦,也不见他对此有多大抱怨。是啊,他留在我的印象里,老实巴交的农民,坚强而乐观。

  那他的故事仅是到这里就就结束吗?

  并未。

  三外婆在病了十五年后,终于从痛苦中解脱,去往天堂。不到一年,她的母亲也随她而去。

  三外公的肩上的负担似乎一下减轻不少,所有人都觉得他的生活终于可以好起来了,不用再那么苦。周围人劝他还很年轻,再找一个伴儿吧,余生还很长,得找个人陪伴,加之,生活也可以变得更好一些。

  后面,他经人介绍,找到了一个他想要一起生活的人。去到了她住的地方,接回了她,同来的,还有女方的一个三四岁的女儿。他的经济压力又加大了,三四岁的小孩子,要把她抚养成人,对于本就经济窘迫的他来说,实在是有些困难。但他还是同意了,待那个小女孩比亲生的还要好。

  他自己有一个亲生的儿子和女儿,还有另外收养的一个儿子。听我祖母说他是我大外公家的孩子,那时候因为计划生育,那个孩子又是二胎,大外公在当时正准备在村里竞选职位,没有办法,他想把那孩子送人。三外公看着不忍心,就自己带着他了。他的女儿初中都未读完,因成绩不好,便辍学在家。他的两个儿子在那时早已成年,在外工作,听说工资并不高。

  生活就这样过下去也未尝不好,但似乎老天爷在三外公这里,真的对他不太公平。

  三外公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生活两年不到,他的妻子在一次出去劳作时,不慎摔下山坡。最后被诊断为腿,脊椎骨折,走路都得带着拐杖。她再也干不了重活,走不了远路。生活的重担又重新压回到他一个人身上。

  就在我大一寒假假期回家时,又听闻一个噩耗,他自己的亲生儿子,在烧煤、烤火取暖时,中毒身亡。

  一个人的命运还能再坎坷点吗?生活过得还能再苦点吗?老天爷究竟是给他安排了怎样的一个人生啊,后面的故事结局会不会是苦尽甘来,我亦不得而知。

  他的亲生儿子,还有一个孩子,刚到一岁,孩子的母亲没有能力抚养他,就留在了他家里。还好,还有一些国家补贴,能帮他继续抚养这两个孩子。他的女儿在这时候也已出嫁,和他一起生活的,是他的妻子,还有那两个孩子。只是,等孩子长大之后,家里还会有他们的身影吗?

  他已走过的人生,可以说是苦不堪言,但他大多时候不是去抱怨生活,也不是对这一切逆来顺受,他只是用他现有的力量,同命运做着斗争,积极地面对生活,一切的一切的不幸,都未能将他打倒,除了有强健的体魄,更重要的是,要拥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内心。

  无论是因中风瘫痪在床的母亲,还是后面患上精神病的妻子,甚至于后来摔倒成为残疾的她,还有那个失去了父亲的小孩子,他一个都不曾放弃,是亲情的力量吗?还是担当?责任?我想,都有吧,这里面掺杂着太多感人的因素。

  好了,三外公的故事就在这里停笔,他后面的人生究竟如何,且看他个人造化罢。如果真的存在老天爷,那我相信,他一定是公平的。

  三

  有人说与人结婚,是为了找一个人同他一起承受生活的重担,把不容易的生活过得容易些。是不是在你心里是极其排斥这种说法的,认为两个人应该是由爱走到一起的,不应该带着那么多物质的东西。但是啊,这些首先你都得实现经济独立。

  我的母亲和我父亲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呢?不是一见钟情,也没有那么多浪漫。只是像上面说得那样只是为了把生活过得容易些。他们经媒人而介绍,对彼此的印象还不错,就结了婚,也没有完全地去了解过彼此。那时候,我的母亲家里比我祖父家还要困难,因为我的母亲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,经济上确实是捉襟见肘。

  在我刚满一岁时,母亲就把我交给了爷爷奶奶,她同我父亲一起去外打工挣钱。在我的记忆里,第一次见母亲是在我八岁那年,我生了很严重的病,一直躺在床上。他们归来,是快要过年的一个晚上,我很迷糊地看着他们,祖母在旁边让我叫他们爸爸妈妈,我却怎么也开不了口,只是觉得好害怕,家里像来了陌生人一样让我很不自在。那几天,任他们怎么和我说,我也没有叫他们一声爸爸妈妈。

  他们回来,给我带回来好多新衣服和好吃的,这些都让我很欢喜。他们说,只要我叫一声爸爸妈妈,就给我拿好吃的,然而,我并没有,只是默默走到了一旁。他们说,晚上去和爸爸妈妈睡,那里不让我睡了,我还是没有去,只是蹲在堂屋里睡着了。

  我不知道因为我不肯叫我的爸爸妈妈,给我的父母亲带去了多大的伤害。直至后来,外祖母告诉我,我母亲因为我不唤她妈妈,她觉得我不认她,她向我祖母哭了好几回。年幼的我哪能想到那么多,就只是单纯地觉得和他们不熟悉,所以躲开了。

  那年,他们过了年没几天之后就走了,而我,终是唤了他们爸爸妈妈,因为一段时间的慢慢相处,变得有些熟悉了。他们走的那天,我和祖母送她们去了,祖母回来后哭得一塌糊涂,而我的心里大抵是没有多大感觉的,就觉得好像是亲戚在我们家小住几天,离开是很正常的。

  再次见我的父母亲,是在我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,我十二岁,第一次离开那个被山围住的地方,和我的祖父坐上火车,去到我父母打工租的小屋里。那小屋里的陈设我至今还记得,它简陋得不能再简陋,只有一间屋子,做饭用的炉子,睡觉的炕,放衣服的柜子,都挤在那一个小屋里。我再次见到我的父母亲时,仔细看着他们的脸,似要深深将他们的模样记在我的脑海里。他,她,已不是我第一次见他们的模样了,他们比其他的同龄人看着老了许多,粗糙发黑的皮肤,让人觉得历经风霜。是啊,他们就是我的爸爸妈妈。那个过年都基本不会回家的他们,在外奔波,竟是这般模样。

  我的成长,没有他们的陪伴,终是一场遗憾。可我也深知他们也是为了这个家,为了把我抚养长大啊,我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?

  其实,我和祖母在老家的生活过得也并不是像和我父母亲说的那样,“一切都好,不用担心,钱够花,不用你们再寄了。”这些心酸,我想我们都懂得。就像他们会在电话那头和我们讲到“他们一切都挺好,工作也还好,不是很累,会注意身体的”。那谁又知道,他们在大雪深夜的一两点还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,给客人送货,即使穿得再厚也抵御不了它的寒冷。因为,车速足够快,风,足够狂。后面听他们谈起,送完货回家,我的母亲在车上已经被冻得没有了知觉,是我父亲把她背了进去,过了好久才缓过来。再次说起它的时候,却是一笑而过,很轻松的样子。那些,我们没有经历,但我的心却在隐隐作痛。

  那些善意的谎言,我们都说过,最后,难得的是我们却又都懂得。

  两个人一起经历了那么多,有些东西早已融入岁月,发生着质的改变。

  父亲,母亲刚在一起的时候,想必还是性格不合,年轻气盛,他们吵过架,也打过架。现在呢,他们两个人相互磨合,算是老夫老妻了,好多事也不一来就和对方急,他们在岁月中,已经慢慢地改变,会为对方改变一些毛病,在小事上学着忍让和迁就彼此。

  四

  四代人的故事就暂且在这里停笔吧。

  我们没有很好的出身,却依然努力地活着,温着世间最暖的情,盼着远在异乡的他们,什么时候回家过年。

  我望啊望啊,今年你会回来吧,我已经置办好了年货,灌了你最喜欢吃的香肠,你啥时候回哩?

  今年回家过年吗?

  已经好久没有回去了,也不知道我那乡间孤独的老娘是否舔了衣裳。今年,还是不回了吧,没有多少工资,来去要花很多车费,还要买些东西回去,会是很大的一笔开销,再省省吧,明年,我再多挣点钱,明年,一定回家过年。

  爸爸妈妈,今年你们过年回来好不好,明年我就要高考了,我学习压力真的很大,你们可不可以陪陪我,给我一些鼓励和支持,让我能坚持下去。

  乖,爸爸妈妈这里走不开,你啊,不懂的多问问老师和同学,等我们把你的学费和生活费挣齐了再回来看你。

  你在等吗?等挣足够多的钱,再回家和家人团聚。

  你呢?你也在等吗?等回家过年,等归家的他们,那温暖的怀抱,亲切的话语。

  亲情,是陪伴最长久的告白。如果你有能力,就在你还能陪伴家人的时候多些陪伴吧。因为,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,没有谁会一直等你。

  后序:四代人,或许给很多人想到的应该是四世同堂的幸福,但人世间,也存在着这些让人唏嘘的故事,暂且称它故事吧,因为,我也不希望它真实的存在。而四代人的轮回,却仍在继续。

  写此文既是对太太的怀念,也是为这世间存在的一些为人所愤怒的行为而不满。期:它能激发我们心底对爱的正能量,让更多老人能安享晚年,多些陪伴。

  文中的诸多不幸遭遇,不是为了让人同情,而是想示以大家,不要因为一点小小的困难,就怨天尤人,更多的,我们是要积极乐观面对生活,总有人比你还要不幸,但是他们同命运斗争的样子却很美。

 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,但我们还年轻,至少我们还活着,去奋斗,去努力,把不可能变成可能。不要辜负来这世间走一遭,你总得追求点什么。

  留守儿童还存在很多,他们大多数在心里对爸爸妈妈的期盼,因为他们的不常回家,最后可能都化作了无奈。他们是需要被关爱的群体,心理脆弱而敏感,期:天下的父母都能尽可能多地陪伴自己的孩子,不要让孤独和无助陪伴他成长。
  (文/云心)

支付宝转账赞助

支付宝扫一扫赞助

微信转账赞助

微信扫一扫赞助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