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器晚成

大器晚成拼音:dà qì wǎn chéng

大器晚成的故事

【大器晚成成语释义】形容有大才的人成名往往较晚。后来专指人的成就较晚,也用作对长期不得意的人的安慰话。大器: 比喻大才。

【大器晚成典故出处】《三国志▪魏志•崔毛徐何刑鲍司马传》。

【大器晚成成语故事】东汉末年,崔琰(yan)先做过袁绍的门客,后又跟随曹操。不管是袁绍还是曹操都很器重他。

崔琐从小爱好武艺,尤其喜欢击剑。直到23岁时才开始拜师求学,攻读《论语》等文章。由于他学习勤奋刻苦,很快也就有学问了。

崔琰在袁绍那里做门客时,见袁绍的士兵非常残暴,常常挖开坟墓让尸体暴露在外。崔琰就劝说袁绍下令士兵不要这样做。袁绍听了很高兴,不仅听从了他的建议,还封他为骑都尉。

崔琰跟随曹操时,他担任魏国尚书,有一次,曹操想立曹植为太子,崔琰坚决反对,他说:“自古以来应立长子为太子,所以不能立曹植。”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,但崔琰并不偏祖自己的亲戚。这点得到曹操的佩服。

崔琰很有识人的才能。他有个堂弟叫崔林,亲戚朋友都很看不起他,认为他没有名望和成就。崔琰经过仔细观察,他觉得崔林很有可能取得成就。他常常对人说:“ 才能很大的人,有的需要很长时间方能成器,崔林就是这样的人,他将来-定会取得大成就。”

后来,崔林果然当上了冀州主簿、御史中丞,还在魏文帝手下任过司空,做了许多大事。

人们根据这个典故,引申出“大器晚成"这个成语。

大器晚成

支付宝转账赞助

支付宝扫一扫赞助

微信转账赞助

微信扫一扫赞助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